《焚城》展现了港片中罕见的大气。该片不仅具有精湛的演技和扣人心弦的剧情,更在视觉与情感上呈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势。通过独特的拍摄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探讨,《焚城》成功塑造了一部令人难忘的香港电影佳作。
自开始点映后,新片《焚城》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正面评价,在好奇心驱使下,我也去看了该片。
看完后我敢说,影片主创们在参考传统灾难片拍摄经验的同时,肯定也向中国内地同行们取经了——香港电影虽然类型众多、尽皆过火,却在讲宏大叙事的题材上甚少涉猎,偶尔有几部作品,也很不对味……而《焚城》却拍出了一些内地主旋律电影的味道,尽管只是形似,可作为一部港片却极为难得和新鲜,这也是此片给我的最大惊喜。
当然了,作为“华语首部辐射灾难电影”,尤其用国内观众审美习惯去看,真要给《焚城》挑刺还是能挑出不少的,只不过以一部商业片的标准去看,该片题材新颖、叙事清晰、节奏顺畅、角色得当,已经很不错了(不然也不会得到观众们的较广泛认可)。
在这里,我想针对片中几个感兴趣和有意思的地方来聊聊,下面会有部分剧透,请注意。
首先是前面提到过的“主旋律”意味。过去火灾题材的港片不是没有,但像《焚城》这样涉及“核辐射、封城、天灾人祸”等元素的却没有过,玩得够大。
影片的故事主要分为两条线,一条是以前线消防队员们勇斗火情、抗险救灾为主,另一条则是以港府指挥部内明争暗斗、博弈决策为主。
毫无疑问,前一条人物故事线更适合用来当电影牌面,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小疙瘩、小bug,尽管仍然存在“拍不了纪律部队的战友情、只能拍小团体间的兄弟情”等遗憾,但消防队员们直面危险、舍己为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是拍出来了,必要时的牺牲精神也有体现,这就够了。
有些东西是要讲底蕴的,咱们不能用《流浪地球》式的标准去要求别人,《焚城》在动作、场景与精神面貌上的表现,即便不算功,至少也不为过。
该片真正宝贵的是后一条故事线,那些令人看不痛快的庙堂之上的勾心斗角,极大弥补了影片的缺陷,也让其拥有了不同于内地同类型作品的鲜明特色。
《焚城》的港府指挥部有两派人针锋相对,一方是专业、孤傲又臭脾气的专家范伟立(刘德华饰),另一方是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官员,以临危受命的Cecilia为首(莫文蔚饰),他们的对立与合作,构成了影片一个主要的看点。
不同于好莱坞电影中,政府往往是打小算盘、帮倒忙的反面角色,也不同于内地国产片里,政府又总是强大稳重、很难犯错的正面角色,《焚城》里香港政府的形象是偏中性的。
临时救灾指挥中心刚成立的时候,官员们普遍对一线灾情知之甚少也不够重视,得知有核辐射危险后,又纷纷不顾保密协议暗自通知家人赶紧撤离,在面临抓大放小抢险、是否通知民众疏散等抉择时,Cecilia优先想的还是担责背锅问题……这些细节都包含了对于权力的讽刺和警醒。
观众们在情绪上当然更喜欢敢说敢做的范伟立,可也需要明白,他毕竟是个没有一官半职的献策专家,许多话他可以放心大胆说,但做决策的官员们却必须照章办事,而且真当险情明确后,他们也是全力配合,没再拖后腿……这又是对权力在组织性和纪律性上的肯定。
说穿了,香港是个小地方,港府也不是什么有手腕的大政府,许多公务员就是打工的,他们的敷衍/尽责、无力/努力、私心/无私,才是更多官员们的常态——这也是《焚城》相比起内地许多主旋律电影,在叙事上更加灵活和耐人寻味的地方。
所以,我看到有人说“驻港部队都没出动”之类的言论就觉得有点本末倒置:如果现实里香港出了这么大的灾情,别说驻港部队了,整个中国大陆都会投入救灾;可在电影里,他们偏偏就不能出现,否则整部片子都不成立了。
与此类似的还有这场“人祸”里的大反派,富商高培德(王敏德现在演这类反角越来越驾轻就熟了)——放在内地的环境里,你一个搞走私、犯了大错的商人哪有资格和政府讨价还价,但在《焚城》里讲“程序”的香港,港府就是奈何不了他,只能捏着鼻子践行“政治是妥协的艺术”。
这也是我在个人观感上喜欢《焚城》的一个原因,它所透露出来的态度,是往常港片里很少见的。
电影暗藏的主线是这样的:96年时港英殖民政府把港口全面检查制改为抽查制,当时在职的范伟立主导了这一政策,可此举在实现贸易繁荣的同时,也方便了高培德等跨国商人非法中转倒卖电子垃圾,而后港口发生重大火灾,失去消防员妻子的范伟立也成了背锅侠,离开港府10年后,他依然要去面对、去解决港英殖民时期政策遗留下来的隐患所带来的灾难。
减少监管、便捷自由的贸易环境香不香?当然香,尤其是对在各个市场都有渠道的跨境商人来说,更是香甜无比,可一旦出事了,谁来担责?影片中的高培德还能用“侵犯私产、损害营商环境”这样的理由来威胁港府。
范伟立这人什么都好,就是太自以为是、骄傲孤高,还喜欢搞大动静,可真当有事时,他也能勇于担责、身先士卒,切切实实地把事做好,像不像我们接触到的某些平时不讨喜但办事牢靠的“大家长”?
从这点来说,《焚城》不仅是一部可看的灾难片,也是一部加入了对香港过去、当下和未来发展方向思考的电影。